
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簡稱TAIR,http://tair.org.tw/)乃是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接受教育部委託,所建置之臺灣學術成果入口網站,為臺灣全體學術機構的共同成果。本計畫是以「分散建置,整合使用」的運作機制,協助臺灣各大專院校分別建置各別獨立的機構典藏系統;並提供TAIR平台,完整呈現臺灣學術研究能量。
為了彰顯各參與學術機構的研究成果,TAIR匯集各機構研究成果的書目資料(Metadata),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整合查詢或瀏覽臺灣地區各大專院校整體之學術研究產出,同時可透過書目資料網址連結回原始學術機構之典藏系統,取得學術成果之全文資料,各參與機構可以在TAIR平台上明確地展現其各自學術研究成果。
▎說明索引
一、 什麼是機構典藏(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二、 為什麼大學可以典藏已發表的學術論文
三、 建置機構典藏的好處
四、 計畫緣起
五、 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系統架構
六、 建立「分散建置、整合使用」的臺灣機構典藏(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AIR)
七、聯絡方式
一、什麼是機構典藏
機構典藏(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是一個機構(大學)將本身的研究產出,如期刊及會議論文、研究報告、投影片、教材等,以數位的方法保存全文資料,並建立網路平台,提供全文檢索與使用的系統。機構典藏可以想像成一個以特定機構之研究產出為主要內容的搜尋引擎,它不是取代期刊發表,而是增加一個研究成果被使用的管道。
二、為什麼大學可以典藏已發表的學術論文
已發表之學術論文之著作權問題,如下圖所示,可以歸納為三權分立模式:
◆ 自我典藏權利(self-archiving right)
◆ 全文索引權利(full-text indexing right)
◆ 全文取得權利(access right)
目前大部分期刊出版社至少允許機構典藏保有自我典藏及全文索引這兩種權利。也就是說,基於本機構典藏系統建置精神,可增加研究成果被查找、呈現與使用的管道,但將視不同出版社限制而有不同的典藏政策。以下為本系統幾種可能的典藏政策:
1. 2.
3. |
使用者可透過全文檢索,下載無著作權讓渡問題且保存在本系統中的全文文獻。 若本系統內有自我典藏文獻全文但無全文取得權者,則提供全文檢索。若本校有訂購該文獻所屬之資料庫或電子期刊,則亦可直接下載取得全文,否則可透過本系統提供之書目或出版社連結,自行付費下載全文。 若系統內未典藏全文者,則提供文獻之書目檢索。 |
三、建置機構典藏的好處
自2004年起,世界各國大學已開始陸續建置機構典藏,對研究人員、大學、政府等各層面來說,都有不少正面效益:
▎對學者/研究者而言
◆ 增加論文研究成果曝光管道,提高被引用率及知名度
◆ 能更有系統地整理、呈現與宣傳個人及團隊研究成果
◆ 能夠更方便的查找與取得各類學術資料
▎對大學而言
◆ 建立學校學術成果與研究歷程的完善保存機制
◆ 完整呈現學校整體的研究實力與成果,展現學校的學術研究能量
◆ 增加學校研究成果的曝光率
▎對政府機關補助研究而言
◆ 更容易評估各大學之學術研究能力
◆ 便於研究補助申請機構/個人的學術成果查核與評估
▎對國家而言
◆ 作為國家整體學術研究成果的累積、展示與利用窗口,發揚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及貢獻
◆ 使臺灣的學術研究成果更容易的被查找及使用
◆ 提供一個評估臺灣學術研究成果之機制
四、計畫緣起
本計畫源於教育部2005年05月委託本校圖書館進行「建置《臺灣學術研究資源中心》運作架構、機制與執行策略計畫」,該計畫經教育部評估後,認為建置臺灣機構典藏,為政府當局刻不容緩之重要工作,因是於2006年06月開始,繼續委託本校圖書館執行「建置機構學術成果典藏計畫」,以臺灣大學為機構典藏的營運範例,開發機構典藏軟體與完備相關行政作業流程文件與標準規範,作為全臺灣各大學院校建置機構典藏的參考。
育部協助完成之「建置機構學術成果典藏計畫」成果斐然,惟仍需政府繼續在技術及內容方面給與支持,為使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系統可以永續發展,因此規劃延續性計畫,於民國99年至105年獲高教司同意執行「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推展計畫」、「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營運計畫」、「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永續計畫」與「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計畫」(102~105年)諸案,持續協助參與TAIR計畫的學校建置機構典藏系統,並進一步輔導各校進行推廣,持續增加典藏學校的學術成果,以有效擴大「分散建置」的數量,並打造功能更趨完善的平臺,以作為臺灣學術機構典藏「整合使用」的基礎。
五、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系統架構
臺大機構典藏(NTUR)系統採用MIT-HP合作開發的 DSpace 1.4 Beta1作基礎,配合臺灣之學術環境,依據中文語言特性及使用需求,客製化系統介面與系統功能,使系統效能增加,更易於使用。
TAIR延續NTUR系統的社群、類別、檔案的資料架構,並整合了所有「機構」,以機構、社群、類別、檔案為資料架構。各校的機構典藏系統(NTUR系統)支援OAI協定,可將Metadata匯出為XML格式之資料。藉由OAI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協定,TAIR系統可定期至各校機構典藏系統抓取Metadata。
六、建立「分散建置、整合使用」的臺灣機構典藏
為使機構典藏發揮最大效益,確立分散建置、整合使用的原則:由各校自行建置機構典藏,蒐集各校之學術研究成果,以保持各校的主體性,展現本身的研究特色與研究能量;除各校本身系統外,並建立共同之臺灣機構典藏(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TAIR, http://tair.org.tw)入口網站,作為國家整體學術研究成果的累積、展示與利用窗口。
因此在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系統中,將可以同步檢索到存放在各校機構典藏系統之所有學術資源,如此一來,不但可增加各校學術研究成果被查找與連結使用的機會,提高各校研究成果的曝光度與影響力,亦可以透過TAIR平台系統同時檢索並連結到臺灣各大學院校之相關學術研究。
七、聯絡方式
執掌 |
姓名 |
電話 |
電子郵件信箱 |
專案經理 |
吳瑟量 |
3366-2294 |
|
圖書館系統資訊組編審 |
周利玲 |
3366-2291 |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e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